天然气管道巡检
来源:
|
作者:军军
|
发布时间: 161天前
|
161 次浏览
|
分享到:
无人机天然气管道巡检通过 “空天地一体化” 监测体系,构建了 “早发现、早处置、早预防” 的安全防护网,成为现代能源基础设施运维的核心技术标配,尤其在保障长输管道安全、助力 “双碳” 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无人机天然气管道巡检通过 “空天地一体化” 监测体系,构建了 “早发现、早处置、早预防” 的安全防护网,成为现代能源基础设施运维的核心技术标配,尤其在保障长输管道安全、助力 “双碳” 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。
管道数据收集与航线设计:
直线巡检:沿管道走向平行飞行,高度 50-100 米,速度 5-10 米 / 秒,覆盖管道本体及两侧各 50 米范围。
重点区域环绕:针对穿跨越段(如跨河、穿高速)、地质灾害易发点,设计半径 20-30 米的环绕航线,进行 360° 精细化检测。
导入管道 GIS 数据(坐标、走向、阀室位置等),结合地形地貌(如海拔、植被覆盖)和气象条件(风速≤5 级、能见度≥3 公里),使用专业软件(如 DJI Terra、Pix4D)规划巡检航线。
典型航线类型:
设备选型与载荷配置:
可见光相机:4800 万像素以上,拍摄管道外观(防腐层破损、标识桩缺失等)。
红外热像仪:分辨率≥640×512,检测管道温度场分布。
气体泄漏检测仪:如 Teledyne GasMet DX4040,实时监测甲烷、硫化氢浓度。
激光雷达:获取管道周边三维点云数据,分析植被、建筑与管道的安全距离。
长航时机型:如 Parrot Anafi USA(续航 75 分钟,适合偏远长管道)。
工业级机型:如大疆 Matrice 350 RTK(支持 6 种载荷同时作业,抗风等级 7 级)。
无人机机型:
任务载荷:
法规合规与空域申请:
起飞前检查:
自动化巡检执行:
可见光相机以每秒 5 张频率拍摄管道照片,AI 算法自动识别管道标识是否清晰、是否有第三方施工迹象。
红外热像仪同步生成温度云图,系统自动标记温度异常区域(如温度高于周边 5℃以上的热点)。
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主飞行,飞行过程中实时回传视频、图像、传感器数据。例如:
人工干预与应急处置:
多源数据融合:
AI 智能识别:
隐患分级与报告生成: